大平原(四百四十三)|夜登泰山记
9月9日,我们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。下午五点多抵达红门,刚下车没走几步,一位大娘迎上来招呼:“到旅馆休息一下吧,睡一觉,晚上11点再爬山,天亮正好到山顶看日出。”可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。
9月9日,我们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。下午五点多抵达红门,刚下车没走几步,一位大娘迎上来招呼:“到旅馆休息一下吧,睡一觉,晚上11点再爬山,天亮正好到山顶看日出。”可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。
泰山之重,不仅在其“五岳独尊”的盛名,更在其承载的文化年轮。自秦汉至明清,帝王封禅、文人题咏、百姓朝山,最终都凝刻山石之上,化作现存的1800余处泰山石刻。这些刻在崖壁、石碑上的文字,是历史的印记,更藏着中国人绵延千年的登高文化密码。
去年还看见有人扶着墙慢慢挪,现在好了,新装的护栏稳得一批,走起来心里踏实多了。
张明荣永远忘不了,2009年正月的那天早上,他接到的一个电话:
“1978年大学临近毕业时,我路过泰山,就想着要攀登上去。如今回望,那场攀登是属于我的‘毕业典礼’。”10月14日上午,在泰安新华书店泰山书城举办的《走过》新书分享会上,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的声音温和而笃定。
最近打开社交平台,"泰山Vlog标价1000元"的话题像颗小炸弹,瞬间炸开了旅游爱好者的讨论。当看到这高昂的标价,你是否也曾在心中暗自疑惑,这Vlog究竟藏着怎样的魅力,值得如此高价?
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,科技铸就未来,文化奠定乾坤。今日阅读《桐城派经典古文选读》,令我感慨颇深——姚鼐笔下的《登泰山记》堪称山水散文中的翘楚,读来意蕴深厚,余味悠长。
那天早上,雾气里传来孩子的哭喊声,乐乐死死抱着栏杆,声嘶力竭地说“我要下去”。画面外,乐乐爸在几百公里外的直播间里刷火箭,弹幕里有人高呼“值了”。说实话,我当场心里一沉:这个场景好像把两个世界拼到了一起,一个是孩子的当下感受,一个是家长和社交媒体共同制造的“重
人到中年,日子仿佛被设定成循环播放的模式,每天在房贷、工作、孩子教育的夹缝中穿行,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,渐渐忘了呼吸的节奏。城市的灯光太亮,却照不进内心的角落;手机里的消息不断,却少有真正触动灵魂的对话。直到某天,有人决定放下一切,背起行囊走向山林。那一刻,脚
俩人用雨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芬迪却要淋雨为他们开路。没有任何防护措施。
老了才发现,最疼的不是心,而是浑身上下没一处舒服的地方。年轻那会儿总爱说“等以后”,等攒够钱、等退休、等孩子长大,到时候一定要去新疆看辽阔的草原,一定要登泰山看日出,一定要去布达拉宫转经筒,一定要去看海听浪。那时把这些话写在日记里,像许下一个又一个庄严的承诺,
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、九一八事变94周年,电影《731》上映之际,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。万分巧合的是,北京的一对标榜“励志”网红盲人,却恰恰选择这个时机,毅然顶风冒雨登泰山走秀,网络传播出尽风头,大显身手扬名
近日,视障人士王营营携带导盲犬"芬迪"攀登泰山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。从"未给导盲犬穿防护装备"到"疑似直播博流量",从"用盲杖敲打导盲犬"到"未及时补水",一系列争议将这对"视障+导盲犬"的组合推上舆论风口。9月19日,新京报记者对话当事人王营营,还原事件真相
今年以来,包头公安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,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,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民生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,现公布5起典型案例。
9月8日,2025第39届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暨第30届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徒步活动在泰安鸣枪开赛。发令枪响之后,专业组运动员率先出发,随后全民健身组依次出发。